从欧洲进口高品质的酒水副食到临沂综合保税区的仓库,上海则成了销售“门店”,形成辐射全国2000多个县城的销售网络——上海澳怡家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临沂综合保税区澳怡家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尹飞游走于上海和临沂间,对营商环境和政府服务有独到的体验。
“综保区的海关通关更便捷、服务更周到。在上海,进口商品通关时间需要7天左右,如果放在临沂的话,从青岛港上岸当天就能拉回临沂综保区,放入仓库储存,卖货出区时再交关税,整个流程下来,两三天就搞定了。”尹飞说,“做企业,就是要零打细算。”
尹飞继续算“细账”:上海的报关费一票是150元,在综保区3票60元。上海的货发到临沂一般是250元每吨,临沂发到上海则是130元每吨,一车货三四十吨,费用自然就能省出不少。“尤其是海关预约服务,让人感到温暖。”尹飞说。
临沂综保区招商一局局长李根说,货到了综保区,剩下的事完全不用尹飞再操心,康荣供应链等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可以把事情办妥,尹飞只需要考虑业务拓展和供应链打造上,因为临沂综合保税区已经形成一个“外贸新生态”。
“比如澳怡家公司进口100箱啤酒,船还在海上,信息就申报给海关,临沂综合保税区海关在几十秒内完成通关放行手续,在青岛港口的货即可拉到临沂综合保税区仓库,入区存储没有任何时间限制,卖几瓶交几瓶的关税。海外来的商品也可在保税区内展销,待寻找到意向采购商后再大量报关进口,将经销商囤货风险降到最低。”临沂海关综合保税区监管科副科长徐开亮说,“临沂综合保税区设立海关机构,是专门为进出综合保税区的货物办理手续的,从综保区出境的货物,只要没发现有违规嫌疑、符合政策,即可实现读秒通关”。
据了解,临沂综合保税区在复制推广自贸区创新政策方面,“批次进出、集中申报”、“委内加工” 、“进口货物预检验”、“合格假定、快速核放”等创新政策已全部在综保区内企业复制推广。可以复制推广的23项海关监管创新制度已有11项具备复制条件。
在临沂综合保税区,原料采购来自国外、销售市场也在国外的“两头在外”型制造企业迎来发展新机遇,让外贸型企业头疼的繁琐出口退税问题迎刃而解。圣诞将至,世界各地的采购商开始囤货,位于临沂综保区的金色阳光建材有限公司各条生产线更加忙碌。
“客户需要5万平方米、10个柜,订单马上接过来!”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唐洪森一边接电话一边对负责接单的同事说。金色阳光是国内规模领先的专业金属复合产品及彩涂铝卷生产厂家,是一家典型的“两头在外”企业。因为身处临沂综合保税区,国内的“环保风暴”让不少同行出现的原材料供应困难在这里没有出现:从国内企业进口PE塑料颗粒需要6000-7000元每吨,而从东南亚国家进口同等材质的原料仅需要4000-5000元每吨,并且进口免征关税。产品出口方面,公司没有搬到综保区之前,需要找报关行办理通关,现在,综保区就有海关,周六周日和晚上急需出口的时候,提前跟海关预约,海关就可以提供加班服务。一次查验、一次通关、一次放行,企业享受到了综保区通关便利化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明年2期工程上马,预计可实现2亿美元的销售额。
依托特殊功能政策,临沂综保区以通关便利化为主线,协调海关、国检、国税等部门,全力为入区企业提供代理报关、保税仓储、物流配送、供应链金融等一站式服务,形成了一个崭新的“外贸生态圈”,临沂综合保税区物流管理局局长王飞说。目前,临沂综保区通过搭建快捷通关服务平台,提高通关效率,降低通关成本,吸引了金锣集团、临工沃尔沃、东部铜业、华盛中天、金正大、联邦家具等周边大型进出口企业到临沂综保区开展业务。2018年,综保区将全面落实全国通关一体化、关检合作“三个一”无纸化通关等改革措施,把出口退税高效畅通作为工作追求的目标,形成临沂综保区最具优势的竞争力。同时不断完善口岸软硬件功能,做大做强园区集装箱场站,与通关流程融合,实现与海关管理系统信息互通、与青岛机场和青岛港口全面对接,力争实现全年集装箱周转量2000个标箱。(转自《临沂日报》第11251期,2017年12月13日)